前段时间,刷到红衣大叔在哈佛大学演讲的一个视频,他说:为啥我的网名叫“红衣大叔”呢,是因为担心别人读错我的名字。
足见周鸿祎的“祎”字是一个高频错读字,还有明星鞠婧祎,同样取祎为名,很多人免不了字典查阅一番才敢张嘴。
本篇笔记,咱们就来看看这个字,为何那么多人起名喜欢用它。
一、读音
祎字的读音为yī,与“衣”字同音。《广韵》对其注音为“于离切”,《集韵》、《韵会》、《正韵》对其注音为“于宜切,音衣”。
二、字源
(祎·楚系简帛)
祎字左侧为“礻”,即我们俗称的“示字旁”,即“示”字,示之小篆,上边的“二”是古文“上”字,三竖代表日月星,甲骨文本作“T”,象祭台形,如今即可单独使用,也可作为偏旁构字,示部所率之字,含义多与多与祭祀、礼仪有关,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说:示,天垂象,见吉凶,所以示人也。从二。三垂,日月星也。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。示,神事也。凡示之属皆从示。
祎字右侧的“韦”,即上图古字形中的“韋”,是“瑋”之省笔,既表音,也表义,表示珍奇美玉,《集韵·上声·尾韵》里说:瑋,美玉。
由示、韦构成的“祎”字,表示主祭者腰带上佩戴的玉扣,随着祭祀文化的消失,其祭祀义也消失不见,此义仅见于古文。
三、含义和用法
祎字本义消失后,便有了美好、美貌、美满、珍贵等义,所以现在就明白了,为何很多人喜欢以祎为名了吧,含义好!
《尔雅 · 释诂下》:祎,美也。
《玉篇 · 示部》:祎,美貌。
《广韵 · 支韵》:祎,美也,珍也。
亖、例句
汉帝之德,俟其祎而。—— 张衡《东京赋》
《东京赋》是张衡的代表作之一,通过对东汉都城洛阳的描绘,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繁荣。
这句话中的'俟'表示等待、期待,“祎”字如前所述,表示美好、美德。整句话的字面意思是:东汉皇帝的德行,期待着美好的品质。
好像看起来有点变扭,实际作者是对东汉皇帝德行的赞美和期待,希望皇帝能够具备美好的品德,成为民众的楷模。
五、例词
祎隋:比较生僻的一个词,'祎'字的含义是美好,'隋'字的本义是随和,合在一起就表示一种从容自得、随和美好的状态。
比如,一个性格温和、举止优雅的人,就可以用'祎隋'来形容,传达出一种从容不迫、随和自然、美好和谐的感觉。
祎祎:叠词在汉语中通常用来加强语气,表示程度的加深,所以'祎祎'就是'美好'的加强版,表示非常美好、美好到了极致,可以用来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,比如美丽的景色、美好的心情、美好的品质等等。
六、上篇笔记要点复习
上篇笔记,写了赧然之“赧”字,读音为nǎn,与'腩'字同音,由'赤'和'区'(尸、叉)构成,表示边笑边叉开两手遮挡羞红的脸,因此其本义是因羞愧而脸红。在文学作品中,'赧'字常用来形容因羞愧或羞惭而脸红的状态,如'赧然'、'赧愧'、'赧颜'等词组。此外,'赧'字还可以表示忧惧的情绪。'赧然'一词,其中'然'是古汉语中的助词,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,意为'……的样子',所以'赧然'形容一个人因羞愧而脸红的样子,通常用来描述人在某种情况下感到非常不好意思或羞愧,以至于脸上泛起了红晕。例如,'他因为刚才的失言,赧然地低下了头'或'她赧然一笑,显得非常害羞'。
结束
本篇关于“祎”字的内容,简单写到这里,希望这篇笔记,能让你对“祎”字有新的认识。